工信部創新監管方式 電信業務經營者失信將進“黑名單”
發布時間:2018-03-22當前,信息通信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創新引領作用日益凸顯,信息通信行業的誠信發展對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關于做好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列入條件、處置辦法等,確立了部省聯動信用管理工作機制,就進一步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方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對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通知》規定,當電信業務經營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將列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未按規定報告年報信息,且在電信管理機構限期內仍未履行年報義務的;在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載明信息發生變化時,未按規定及時辦理變更手續,受到行政處罰的;在電信管理機構監督檢查中,被發現其年報信息、日常經營活動、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責任、停止經營時的善后工作、執行國家和電信管理機構有關規定等事項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的(需直接列入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的除外)。
《通知》要求,電信管理機構應在作出處理(含處罰)后30日內,完成不良名單列入工作。錄入信息包括經營者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許可證編號、處理日期、列入事由、列入單位等。電信管理機構應定期向社會公示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對列入不良名單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實施重點監管,加強監督檢查,不予守信激勵。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相關網絡接入服務經營者在提供通信資源、網絡接入或其他業務合作時,應當把不良名單作為重要考量因素。信息通信行業相關企業在招投標活動中,可將不良名單作為考量因素。相關行業組織開展評優表彰活動時,可將未列入不良名單作為必要條件。
《通知》同時對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也作出了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列入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受到吊銷經營許可證處罰的;擅自經營電信業務或者超范圍經營電信業務,情節嚴重、受到責令停業整頓處罰的;列入不良名單后,三年內再次受到責令停業整頓處罰的;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被撤銷該行政許可的;屬于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情形(編者按:未按規定報告年報信息,且在電信管理機構限期內仍未履行年報義務),屆滿三年仍未補充履行相關義務的;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屬于嚴重失信需要依法聯合懲戒的。
《通知》要求,電信管理機構應定期向社會公示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對列入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實施重點監管,加強監督檢查,不予守信激勵。對經營者本身及其主要投資者和主要經營管理人員被列入失信名單的,電信管理機構不得批準其新增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依法不批準或從嚴審批其新增從事電信經營活動的資源申請,不得批準其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續期。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相關網絡接入服務經營者在提供通信資源、網絡接入或其他業務合作時,應當把失信名單作為重要考量因素。信息通信行業相關企業在招投標活動中,可將失信名單作為重要考量因素。相關行業組織開展評優表彰活動時,應將未列入失信名單作為必要條件。電信管理機構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相關部門共享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此外,《通知》還提出,相關經營者列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后,滿足一定的整改條件,可以由電信管理機構移出相應名單。(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