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為核心的信息通信行業市場監管體系破繭而出 ——《關于做好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讀
發布時間:2018-03-22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在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中的引擎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但同時,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對以傳統產業為基礎的現有市場監管體系帶來沖擊。信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如何利用信用管理機制應對數字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特有難題,如何在寬松開放的市場準入環境條件下,有效維護公平競爭、誠實守信,是監管部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所面臨的重要議題。
當前,信息通信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創新驅動和融合引領作用日益凸顯,信息通信行業的健康、誠信發展對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一、加強信息通信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信息通信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既是對國家賦予行業主管部門市場監管職能的有力擔當,又是行業管理本身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監管能力的積極探索,還是對新時代下行業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的主動作為。
一是貫徹落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此后,社會信用體系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陸續出臺實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設定了更高的目標,建立完善信息通信市場信用體系,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精神、規范信息通信市場秩序的核心之策。
二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重要舉措。當前,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主要驅動力量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世界經濟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期,我國網絡強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正面臨難得歷史機遇。但同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發展,跨界融合類新應用新業態層出不窮,傳統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管理模式以及手段能力難以適應。信息通信行業信用體系的建設,有助于健全行政性約束、聯合激勵懲戒、社會監督等多種機制,進一步形成多方協同治理格局,共同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為我國構筑網絡強國新優勢、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加強和改進信息通信行業管理的內在要求。在國家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下,寬進嚴管成為市場監管新常態,在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基礎上,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維護發展底線成為當前重要的監管改革議題。與此同時,在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大趨勢下,監管部門亟需提升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的能力。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做好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和失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兩單通知》)的出臺,將企業的經營行為、行業的誠信情況等數據進行綜合利用和分級管理,加強對重點企業的監督管理,有助于有效突破監管力量不足、事中監測手段缺乏、事后處置手段單一等難題,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二、兩單管理機制推動行業信用管理邁出重要一步
《兩單通知》著力于加強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事中事后管理,在現有行業信用管理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信用機制的約束作用,形成了全流程信用管理機制。
一是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手段。《兩單通知》建立了“黑灰名單”信用管理機制,針對企業不同情形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分級懲戒。一方面將信用情況與經營準入條件掛鉤,對失信的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從限制準入層面進行懲戒,另一方面給予相關企業積極改正相關行為、修復信用的機會。與罰款、責令停業整頓等行政處罰手段相比,具有持續性懲戒和柔性監管優勢,有助于形成多層次的處置手段,避免出現監管真空,形成寬嚴相濟的監管環境。
二是優化行業監管力量分配。通過“黑灰名單”的建立和技術手段的應用,電信管理機構加強了對企業主體全生命周期行為的記錄,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的信用檔案。在此基礎上,《兩單通知》規定對列入“黑灰名單”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實施重點監管,加強監督檢查,有助于對相關企業和個人開展針對性的監督和引導工作,形成分類別、有重點的科學監管格局,不斷提高行業監管和執法效率,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三是促進行業內外監管聯動。《兩單通知》立足協同監管需求,從兩方面進行了規定。對行業內,電信管理機構根據相關部門依法出具的書面認定意見,將相關經營者列入失信名單。對行業外,電信管理機構與相關部門共享電信業務經營失信名單,對相關經營者實施聯合懲戒。通過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將切實加強行業內外監管聯動,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創造了基礎條件。
四是促進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根據《兩單通知》規定,電信管理機構定期向社會公示“黑灰名單”,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打開多元共治局面,充分發揮消費者、企業和行業組織的社會監督作用,推動社會共同承擔起發現、監督市場不誠信行為的責任,助力社會共治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同時,有助于促進電信業務經營者自覺加強商譽管理與維護,自律守法規范經營,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商業環境。
三、對加快行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相關建議
兩單管理機制為加強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事中事后管理,加快行業監管方式轉變提供了有力抓手,但行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仍待完善。建議在落實好《兩單通知》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不斷探索,推進工作開展。
一是建立健全行業管理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信息通信行業信用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企業信用的基本內涵、適用范圍、具體獎懲措施、地方和部門職責等內容,為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不斷完善和應用好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在現有技術平臺基礎上,強化企業信用信息整合應用,完善系統對年報、隨機抽查等工作的銜接,加強企業違規記錄的標記提醒,全面掌握企業各階段違規情況。
三是加強執行落地和聯合懲戒實施。在全面啟動信用兩單相關工作基礎上,探索開展信息通信領域重點失信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依托現有聯合懲戒部際聯席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信息通信行業與其他領域的聯動方案,盡快運轉實施。(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