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一拖再拖,到底打了誰的臉?
發布時間:2015-02-27隨著中國移動對4G市場的絕對壟斷,越來越多人把希望寄托在FDD牌照的發放上。雖然此時發放FDD牌照早已為時過晚,但是春節前來自通信產業報副總編的消息還是點燃了眾人的熱情:“FDD牌照已經通過領導審批,即將發放了。”
制式博弈之謎
從2001年開始,中國的通信發展就陷入了不同制式博弈的怪圈。2G時代GSM/CDMA的雙網互博,直接導致了中國聯通的衰敗和中國移動的快速崛起。而3G時代“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又給移動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同樣痛苦的還有中國電信,沒有移動牌照的時候被移動壓制的毫無還手之力。好不容易花1100億收購了一張CDMA網絡,卻因為高通專利的諸多限制而欲哭無淚。看著憑借WCDMA快速發展壯大的中國聯通,移動和電信只能是咬咬牙苦等4G牌照的發放。
也許是受夠了非主流制式的諸多限制,三大運營商早在4G牌照發放之前就對外宣布,選擇LTE而不是UMB作為自己的4G標準。作為GSM、WCDMA的自然演進,LTE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全球絕大多數運營商的親睞。為了融入全球產業鏈中,三家運營商選擇LTE作為自己的4G標準也在情理之中。隨著4G時代的到來,困擾幾家運營商多年的制式問題似乎迎來了曙光。
然而情況并沒有想象的樂觀,由于接入方式的區別,LTE技術又可以分成LTETDD和LTEFDD兩種。從字面上不難看出,這兩種技術都屬于LTE,兩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無論是2G時代的GSM/CDMA,還是3G時代的WCDMA/CDMA2000,它們都采用了FDD雙工方式。為了更好的兼容運營商原有2G、3G網絡,LTE從設計之初就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FDD方式上,而TDD方式由于技術上的原因,自然而然的成為了FDD方式的有效補充。也正因為如此,全球幾乎所有運營商普遍選擇LTEFDD制式作為原有2G、3G網絡的自然演進,整個FDD-LTE產業鏈也隨著運營商的部署而迅速壯大。然而到了中國,由于TD-SCDMA的關系,LTE TDD(TD-LTE)被認定為自主知識產權TD-SCDMA標準的4G演進。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頭銜,TD-LTE技術得到了國家的諸多照顧。而作為其孿生兄弟的LTE FDD(FDD-LTE)則被當做了“外國標準”,不僅被一些專家認為會“危害國家安全”,而且還因為“影響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遲遲不讓使用。一年多時間過去了,中國移動早已占據了90%以上的4G份額,而它的競爭對手們則陷入了增長乏力的泥潭。上一次電信重組的成果也隨之消耗殆盡,令人唏噓不已。
自主知識產權之殤
僅僅因為TD-SCDMA和LTETDD同樣采用了TDD方式,便將LTETDD當作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4G標準,甚至不惜將LTETDD改名為TD-LTE,這種刻意誤導顯然給通信行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雖然TD有關人士不斷在各種場合宣傳TD-LTE是自主知識產權的4G標準,但是隨著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的結束,TD-LTE是不是真正意義的自主知識產權4G標準還是有了答案。由于TD-LTE和FDD-LTE所要繳納的專利費用是一樣的,繼續抑制FDD-LTE的發展也就失去了意義。
實際上,TD-LTE既不是“中國提出的4G標準”,也并非由“中國主導”。作為全球合作的產物,LTE技術無論從標準的制定到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都和TD-SCDMA都沒有太多的聯系。而作為LTE兩種雙工方式中的一種,TD-LTE和FDD-LTE無論是性能還是安全性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為了標榜所謂的“自主知識產權”而刻意抬高TD-LTE(LTETDD),進而把LTEFDD(FDD-LTE)說的一無是處,這種行為也是對我國通信企業的詆毀。以華為中興為首的中國企業在國際主流的LTEFDD上的努力、貢獻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刻意抹殺不僅極不公正,同時也對我國的通信企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實質的傷害。
在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結束以后,有關TD-LTE的謊言也不攻自破。遺憾的是,只做TD-LTE不僅對中國的通信設備企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使三大運營商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失衡局面。上一次重組的成果消耗殆盡不說,數千億4G投資也打了水漂。可以這么說,對TD-LTE進行特殊的扶持是完全不應該的,現在是到了亡羊補牢的時候了。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在春節之前,筆者曾經就FDD牌照問題采訪過一名移動員工。這名員工告訴筆者:“對于一個有錢的富人(移動),如果你給他一把好刀(TD-LTE),他會拿去買肉,煮熟分給小伙伴們;對已一個沒錢的窮人(電信聯通),如果你給他一把更好的刀(FDD-LTE),他極有可能會去搶肉(和移動競爭),煮熟了自己吃了。”正因為如此,現在發放FDD-LTE牌照作用有限,發還不如不發。
誠然,在移動壟斷90%4G份額的今天,即使立刻發放FDD-LTE牌照,對電信和聯通的幫助也極為有限。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此時發放FDD牌照不僅是為了扶持電信聯通,更多的是對之前錯誤行為的糾正。雖然一些移動員工認為,春節前不發牌照是工信部對呼吁發牌人士的一記響亮的耳光。但是筆者認為,不發牌并不是一記耳光,發牌才是。雖然這巴掌打的有些疼,但是這卻代表了國家承認錯誤的勇氣。筆者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夠認真審視之前的錯誤,重大決策時多聽取不同的意見。只有尊重客觀事實,拋棄不應有的偏見,才能更有利于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5G就要來了,以“自主知識產權”為名的利益之爭,還是少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