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字經濟的科技范式
發布時間:2018-03-02今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進步帶來了整個社會生產和生活狀態及秩序的顯著改變。人、組織、終端和設備以各種方式被連接在一起。從簡單到復雜,從單向到雙向,從固定到移動,支付和信息消費的普及,讓連接創造了巨大的互聯網經濟體。目前,技術改變連接的能力還在繼續加強,5G以及量子計算與通信,都將繼續推動著連接的進化。
人工智能、數據技術、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包括區塊鏈提出的對等連接和計算模式,賦能各行各業。現在,我們無法清晰地描述一個行業需要的技術邊界以及生產要素和市場在哪里,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和趨勢非常明顯,我們相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邊界也會隨著融合發展而逐步消失。
科技,如人工智能的發展,尤其是能源技術的進步,還帶來了一個結果,那就是一些行業開始進入零邊際成本狀態。信息技術及新的智能制造技術,推動著消費升級和成本降低。在一個城市,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免費的無線網絡接入使用互聯網,也可以免費獲取大量的高質量在線教程,但是卻很少注意到誰在為此付錢。零邊際成本狀態是全社會協作生產與消費模式的表現,是科技帶來的效益最大化。
網絡、計算和存儲技術讓數據逐步具備記錄一切的能力。幫助人們量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過程和現象。為了確保空氣質量與實現環保而導致的生產與制造減少或者停止,可能是既有經濟體的損失,但是,如果基于全連接的復雜數學模型來量度環境改善帶來的健康回報,以及人們生活狀態的提升,就能在一個時間跨度上精確計算出“藍天經濟模式”帶來的經濟效益。
連接帶來的效率,融合改變的生產關系,全局協作影響的成本,大數據提供的量化能力,催生了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模式。什么是新經濟?從技術角度看,是全連接狀態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被科技賦能的高生產力經濟,是可量化的面向未來的高質量經濟。新經濟的發展過程就是重構經濟秩序的過程:讓更多人受益于發展,讓群體參與決策,讓創造力得以極大釋放,并讓發展成果進行公平的分配。
黨的十九大提出發展數字經濟、高質量經濟,就是在科學技術快速迭代發展的今天,用新思想新理念,從頂層進行設計,從對歷史負責任的角度出發制定的發展規劃。這是對科技創造的新發展范式的響應,是新發展時代的必然選擇。
新經濟范式會將人類帶向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正是因為黨和政府站在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提出全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以實現高質量的新經濟,才讓我們確信,歷史選擇了科技,科技造就了新歷史,新經濟就是構筑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和擔當。
區塊鏈描繪的經濟藍圖吻合于新經濟范式的發展訴求,被認為是構筑數字經濟的關鍵理念和技術體系。因為巨大的端到端連接造成的復雜生產和交易關系,需要使用技術來降低人們行為和交易的不確定性,因而就需要更加復雜的系統和智能理論來定義這樣的技術架構。無論是推動不確定性發展的數據智能技術(深度學習),還是面向統計分析的數據工程,或者是通過密碼與代碼合約進行的可信交換,都基于云計算和邊緣計算,試圖產生一個分布式的全局統一的軟件服務網絡,來為整個社會的生產與交換定義流程和秩序。資產在這個系統中通過數字化高速流轉產生了“相對論”效應,人們不再關注所有權,一切都為了創造新價值,這樣就為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活力與動力。
當今社會的金融和經濟模型也在高速演進,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新的價值流通體系需要伴隨整個經濟秩序重構。事實上就是科技正在動態重構整個社會的非線性關系模型,中國在發展新經濟的戰略牽引下,就有可能借助于區塊鏈的發展契機,來解構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實施合適的政策與監管,將高質量的經濟發展與天然帶有經濟模型和功能的區塊鏈結合起來,從而走出一條有理論和科技保障的新發展道路,同時通過自主的原始創新,讓區塊鏈為新經濟的未來定義科學的發展范式。(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