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 網民遭遇網絡安全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
發布時間:2018-02-10網民遭遇網絡安全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
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網絡安全整體保持平穩態勢,但用戶信息泄露、網絡黑客勒索和通訊信息詐騙等問題仍頻繁出現。其中,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遇到安全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境內感染網絡病毒的終端數量大幅減少,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接到網絡安全事件報告數量明顯減少。與此同時,信息系統安全漏洞數量大幅增加,遭遇新型網絡詐騙的用戶略有增加。
網民遇到安全問題的比例下降
網絡詐騙中虛擬中獎詐騙最多
《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遇到安全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數據顯示,高達47.4%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并未遇到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較2016年提升17.9個百分點。通過對用戶遭遇的網絡安全問題進行區分可以發現,各類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的比例均較2016年明顯下降。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占比最高,達到27.1%,但依然相比2016年下降5.7個百分點;遭遇賬號或密碼被盜的網民占比僅為18.8%,較2016年下降最多。
通過對2017年遭遇網絡詐騙的用戶進一步調查發現,虛擬中獎信息詐騙依然是最高發的網絡詐騙類型,在遭遇網絡詐騙的用戶中占比達到70.5%;其次為利用社交軟件冒充好友進行詐騙,在遭遇網絡詐騙用戶中的占比為48.4%。但這兩類詐騙行為在所有遭遇網絡詐騙的用戶中的占比均較2016年有所下降。此外,在遭遇網絡詐騙的用戶中,遇到網絡兼職詐騙、網絡購物詐騙、虛假招聘信息詐騙、釣魚網站詐騙的用戶占比較2016年均略有升高。
網站被篡改情況同比減少
信息系統安全漏洞同比增加
《報告》顯示,2017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共監測發現我國境內感染網絡病毒的終端累計達到2095萬個,相比2016年的2984萬個下降29.8%。其中,受到木馬程序“暗云III”在國內互聯網大量傳播的影響,2017年6月我國境內感染終端數達到532萬臺,遠超其他月份。2017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共監測發現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累計達到60684個,較2016年的67457個下降10%。2017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共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植入后門的網站數量累計達到43928個,較2016年的115680個下降62%。2017年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收集整理的信息系統安全漏洞累計達到15981個,較2016年的10821個增加47.7%。
網絡安全事件同比降近兩成
積極健康的網絡氛圍正形成
2017年各相關部門不斷加大網絡安全防護檢查和威脅治理力度,對于電信網絡詐騙、信息泄露、內容侵權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先后發布多項管理辦法和規定,對于規范互聯網內容和信息的傳播、凈化網絡輿論空間、形成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顯示,2017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接到網絡安全事件報告103463件,相比2016年的125660件降低了17.7%。2017年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2377)共受理網民有效舉報5263.9萬件,較2016年的3022.7萬件增長74.1%。《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有效調動了廣大網民對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的積極性,使得下半年有效舉報數量較上半年顯著增長。(來源:人民郵電報社)